目录
夏季海洋·海鲜受到热烈欢迎的同时更加需要小心

霍乱弧菌血症是夏季海水温度上升时更加需要注意的感染病。
主要感染途径是食用被污染的海鲜或有伤口的皮肤与海水接触,尤其是患有肝病或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风险极大,请务必牢记。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综合整理霍乱弧菌血症的发生原因、症状、潜伏期、肠炎治疗的基本原则,以及安全食用生蚝、蛤蜊、贻贝、海胆等海鲜的方法。
霍乱弧菌血症是什么?定义与感染途径

霍乱弧菌血症是由霍乱弧菌(Vibrio vulnificus)引起的急性脓毒症疾病。该感染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传播。
第一种是生吃或食用生的污染海鲜。第二种是在皮肤有伤口时与被污染的海水接触。
特别是当海水温度升高到18摄氏度以上时,该细菌的繁殖活跃,感染风险大大增加,因此需要提高警惕。
主要原因与高危人群

感染的主要原因是生蚝、蛤蜊、贻贝、海胆、章鱼等海鲜的生食或在烹饪与储存过程中发生交叉污染。
与此相关的特别需要注意的对象是患有基础疾病的人。慢性肝病患者、酗酒者、糖尿病患者以及免疫力下降者,感染的风险会进一步提升。

慢性肝病患者、酗酒者、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下降的人需要特别注意。这些群体因发展为脓毒症的风险很高,因此在早期阶段使用抗生素并进行仔细观察至关重要。在夏季,这些高危群体应避免生吃海鲜,这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潜伏期和主要症状是什么?

潜伏期较短的该疾病通常在12小时至72小时内会表现出来。初期症状主要表现为急性发热、寒战、血压下降、腹痛、恶心、呕吐和腹泻等肠炎症状。
在这些症状发生后24小时内,如果在腿部等四肢末梢区域迅速出现皮疹、水肿、出血性水泡,发展为脓毒症的风险很大。如果伴随全身疲劳感等身体不适症状,则应立即到医疗机构就医。
高危群体的致死率达到约50%,正因如此,早期症状的注意和快速应对显得尤为重要。
预防法的关键:储存·清洗·加热·接触阻隔

预防可以通过遵守基本原则完全实现。海鲜在5度以下冷藏储存,烹饪时需在85度以上充分加热非常重要。在清洗时应用流动的自来水而非海水,切板和刀具应专门用于海鲜或使用后彻底消毒。
此外,在加工和烹饪时佩戴手套是基本操作。特别是有伤口的皮肤应注意避免与海水接触。
小提示也很有效。购买海鲜后立即处理塑料包装,使用次氯酸钠消毒水擦拭水槽周围以防止交叉污染。吃密封包装套餐或生鱼片时,务必确认保质期、储存温度和产地。
安全食用生蚝·蛤蜊·贻贝·海胆的方法

在夏季,生蚝、蛤蜊、贻贝、海胆等海鲜以其丰富的味道而著称,但这些食品最大的风险在于未彻底煮熟。因此,通过蒸、烤、粥、汤等多种烹饪方法充分加热后食用至关重要。
如果想吃生鱼片,可以选择稍微烫过的生鱼片,但请务必记住,仅用柠檬汁无法杀灭细菌。外出就餐时,需确认熟食是否立即提供,生食和熟食是否分开处理。
肠炎治疗原则:优先去医院,优先补液

出现呕吐、腹泻、发热等肠炎症状时,及时去医院而非在家等待是很重要的。
早期阶段通过补液治疗校正脱水与电解质失衡。若医生发现可疑症状,将通过血液检查和粪便培养来进行更准确的诊断,并在必要时使用经验性抗生素。
将暴露于海水的经历或食用过海鲜的情况准确告知医疗人员,对于诊断非常有帮助。
同时,自行服用退烧药或止泻药可能会掩盖症状,从而延误准确判断,因此需谨慎。
釜山地区动态与8~9月警报

根据最近五年釜山的报告案例,8月和9月患者发生集中。这段时间恰逢海洋活动和海鲜消费的大幅增加。
如果计划访问海滩或水产市场,建议准备手套、绷带以及消毒用洗手液。尤其是与孩子一起时,应养成洗手和不共用餐具的习惯。
我想再次强调,只要遵循预防原则,就能够有效预防霍乱弧菌血症。
结论·总结·概述

霍乱弧菌血症主要与夏季海滩活动或海鲜摄入相关的风险因素有关。但是,如果遵循预防规则,就能很好地保护自己。
该疾病的主要原因是与被污染的海鲜和海水接触,而潜伏期在12小时至72小时之间波动。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发热、身体疲惫等多种,严重时可能发展为出血性水泡。
一旦出现可疑症状,立即去医疗机构接受治疗是很重要的。对于肠炎来说,优先寻求专业医务人员的帮助是最被推荐的做法。

在夏季,为了安全食用海鲜,遵循几条基本规则非常重要。
海鲜必须充分加热后烹饪,并在5℃以下保存。还必须加热到85℃以上,并在有伤口时避免接触海水。
尤其是生食生蚝、蛤蜊、贻贝、海胆等应尽量克制,且在烹饪和储存方面必须严格遵守卫生要求。对高危人群而言,避免生食,一旦出现症状立即到医疗机构就诊是保护生命的最可靠方法。
#霍乱弧菌血症, #霍乱弧菌血症原因, #霍乱弧菌血症症状, #霍乱弧菌血症潜伏期, #肠炎治疗, #夏季食物中毒, #注意海鲜, #注意生蚝, #蛤蜊处理, #安全贻贝, #海胆烹饪, #恶心呕吐腹泻, #发热和身体疲惫, #注意海水接触, #釜山夏季, #釜山卫生, #海鲜安全, #食物中毒预防, #注意脓毒症, #注意免疫力低下者, #注意肝病, #注意糖尿病, #夏季加热烹饪, #在5度以下储存, #加热到85度以上, #不是氟化钠消毒, #注意交叉污染, #水产市场安全, #海洋旅行注意, #夏季健康管理
常见问题(FAQ)
问. 霍乱弧菌血症是什么,并且如何感染?
霍乱弧菌血症是由Vibrio vulnificus菌造成的急性脓毒症,通过摄入被污染的海鲜或与有伤口的皮肤接触被污染的海水而感染。
霍乱弧菌血症主要是在海水温度升高到18度以上的夏季发生的感染病。主要感染途径是生吃被污染的海鲜和当皮肤有伤口时接触被污染的海水。细菌通过这些途径进入体内,可能导致严重的脓毒症,因此需要特别注意。
问. 霍乱弧菌血症的主要原因与高危人群是谁?
感染主要是由于生蚝、蛤蜊等被污染的海鲜摄入和交叉污染,肝病、糖尿病、免疫力低下者等属于高危人群。
霍乱弧菌感染主要由生吃生蚝、蛤蜊、贻贝、海胆、章鱼等海鲜,或者在储存和烹饪过程中出现的污染所造成。特别是慢性肝病患者、酗酒者、糖尿病患者和免疫力降低的人,因其发展为脓毒症的风险较大,在食用食品时需要格外小心。这些高危人群应严格遵守卫生和加热烹饪的原则。
问. 霍乱弧菌血症的潜伏期和主要症状是什么?
潜伏期为12~72小时,表现为急性发热、寒战、呕吐、腹泻等肠炎症状,以及皮肤发疹、水肿、出血性水泡等。
初期症状包括急性发热、寒战、腹痛、恶心、呕吐和腹泻等肠炎症状,一般在12~72小时内发作。之后24小时内,皮肤末梢可能迅速出现皮疹、肿胀及出血性水泡,伴随全身疲劳和身体不适感,脓毒症的风险较高。高危人群的死亡率约为50%,因此早期发现和及时应对至关重要。
问. 霍乱弧菌血症预防的关键原则是什么?
海鲜应在5度以下冷藏并加热到85度以上,烹饪工具需分开消毒,受伤部位应避免接触海水。
为预防海鲜的摄入,需将其在冰箱中低于5度冷藏,并在烹饪时确保加热到85度以上。清洗时应使用流动的自来水而非海水,切板与刀具等烹饪工具应专门用于海鲜,并在使用后彻底消毒。此外,建议在处理与烹饪时佩戴手套,若皮肤有伤口,应避免与海水接触。为防止交叉污染,立即处理塑料包装和消毒水槽也是相当重要。
问. 一旦出现霍乱弧菌血症疑似症状该怎么办?
出现症状时应迅速前往医院,而非在家等待,进行补液治疗并获得准确的诊断。
一旦出现呕吐、腹泻、发热等肠炎症状,立即去医疗机构寻求适当治疗是至关重要的。在早期需要通过补液治疗来校正脱水和电解质异常,医生会通过血液检查和粪便培养进行诊断。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可能会给予经验性抗生素。在对海水接触或海鲜摄入情况需要实时向医务人员准确说明,不且应避免自行服用退烧药或止泻药,以避免掩盖症状并延误准确判断。
问. 夏季安全食用生蚝·蛤蜊等海鲜的方法是什么?
生蚝、蛤蜊等应充分加热后食用,避免生食和仅用柠檬汁消毒。
在夏季,生蚝、蛤蜊、贻贝、海胆等海鲜非常丰富,但若生吃会存在霍乱弧菌血症的风险。最安全的方式是通过蒸、烤、煮、汤等方法充分加热后食用。如果想吃生鱼片,选择稍微烫过的生鱼片较好,但务必注意,仅用柠檬汁是无法消灭细菌的。在外就餐时,需注意确认熟食和生食是否分开处理与提供。